Archive

2006.04.01

連載|ものづくりの視点 No.02

連接歷史的街道建設

巖井光男

連載|產品制造視點TOP

泡沫經濟及其破滅證明了無視生活、文化和歷史的開發是不會長久的。我們必須在未來的城市規劃中利用這種反思。回想起來,自明治時代以來,日本城市的建築迅速更新,廢棄和建造,城市景觀發生了變化。即使在我參與重建的丸之內,大多數建築物在數百年內已經重建了2到3次,建築物的平均壽命僅為30到40年左右。時隔數年,筆者再次來到東京街頭,甚至聽說過有人迷路了。在倫敦和巴黎等歐洲城市,與具有數百年歷史的建築物自然存在相比,東京就像一個臨時建築的世界。

 

在這裡,我們也應該著眼於未來數百年的城市建設。考慮到地球環境更是如此。當然,像一些保護活動家一樣,不要讓城市成為博物館,因為頑固的想法是留下一切。街道反映了當時社會和人們的活動。城市需要新舊事物的和諧。為了創造一個不會被倫敦和巴黎擊敗的有吸引力的城市,留下人們熟悉的建築作為地標是有效的,以便繼承城市的歷史並進一步加深。

 

為了積累歷史,城市本身需要向許多人開放。從丸之內的變遷來看,江戶時代是大名宅邸,明治時代前半期是陸軍的相關設施,明治後半期開始是商業街,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丸之內是有限的人群聚集的街道。然而,自丸大廈重建以來,即使在沒有人氣的周六和周日,人們也喜歡散步和購物。我覺得包括日本橋和六本木在內,許多不同年齡層的人都對城市規劃感興趣。可以說,現在是年輕人和老年人分享和發展城市發展成果的時代。我聽說那些在丸之內工作多年並退休的人參觀了丸之內並享受了城市的變化。我想跟隨Kunio Maekawa,他在時間的流逝中豐富而成熟,並在融入環境的同時尋求塑造景觀的建築,試圖創造一個留在人們心中的城市,並與下一代聯係。

Profile

前株式會社三菱地所設計代表董事、副社長兼執行役員

巖井光男

巖井光雄

Update : 2006.04.01

Tags

PAGE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