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物理因素”和“社会因素”作为决定建筑寿命的因素,据说“社会因素”具有“经济因素”和“功能因素”。“物理因素”包括建筑结构的劣化和附件的劣化,以及自东日本大地震以来密切关注的“抗震性”。特别是,根据今年3月8日国务会议的决定,对于引进新抗震标准的1981年 (1981年) 以前的建筑物,“对不特定多数人使用的大规模建筑物进行抗震诊断”将成为义务化。根据抗震诊断结果,不符合标准的建筑物将在未来进行“翻新”或“重建”。此外,随着结构的恶化,在昭和30年代和40年代的高增长期制造的隧道,高速公路和桥梁的恶化也被认为是一个问题,尽管它是土木工程领域。
此外,由于“社会因素”中的“功能因素”,建筑也有许多价值损失。随着生活方式和工作方式的急剧变化,对建筑空间的要求也变得多样化和高度化,传统的建筑框架已无法满足需求。电气设备、机械设备也难以满足复杂、多样化的需求。
从全球环境的角度来看,可以说建筑物的长寿命通常与减少温室气体 (CO2) 有关。从建筑物的生命周期来看,建筑物的寿命约为50年,根据应用,建筑过程中产生的CO2量约为拆除前产生的CO2量的1/5至1/3。据说,你可以看到建筑过程中产生的CO2量有多大。从运营阶段来看,最近节能技术创新取得了显着进展。作为“骨架”的外墙正在改进开口周围的太阳辐射抑制技术,例如在开口处采用LOW-E玻璃,安装双皮/屋檐,以及外墙的高隔热,由于设备的性能和效率的提高以及LED照明设备的普及,新建筑的环境性能显着提高,有助于减少二氧化碳排放。
这些技术不仅用于新建建筑物,还用于现有建筑物的更新。在长寿命建筑中,这个“填充”部分将更新 (更新),但由于预计未来技术创新,建筑物的环境性能将随着更新而提高。建筑设计者在致力于提高新建时建筑物的环境性能的同时,必须以进一步提高环境性能为目标不断钻研。此外,有必要考虑未来更新的设计。比如,尽量减少伴随更新而来的“带路施工”,确保搬入、更换设备的空间等。由于这些也会影响建设成本和有效率,因此获得订货人的充分理解是很自然的。建筑设计者在建筑物的设计中,在进行空间设计的同时,经常一边考虑建筑物整体的设计品质、性能一边进行设计,其中要求进一步提高对环境品质的意识。从建筑物完工开始,它将以设计时设定的性能和质量开始运行。设计者必须理解其设定的环境质量是决定建筑物价值的重要因素之一。
自东日本大地震以来,节能意识不断提高,公众对环境的理解也在不断发展。我们必须始终关注国际环境的变化。去年12月,在卡塔尔首都多哈举行的18年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大会 (COP18) 上,与工业革命前相比,到2020年全球气温上升2°C人们认识到,实际需要减少的温室气体排放量与参与国家的减排目标值之间的差异正在扩大,有必要找到弥补差异的补救措施。长寿命建筑是减少它的解决方案之一,我希望理解它的必要性。
Profile
前株式会社三菱地所设计代表董事、副社长兼执行役员
东条隆郎
东洋
Update : 2013.03.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