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日在孟加拉灣發生的旋風“納爾吉斯”降落在緬甸南部,在緬甸造成了有史以來最大的破壞。緬甸國營電視臺16日發表說死者約78000人,下落不明者約56000人,之後受害還在擴大。同月12日,中國四川省發生7.9級地震。根據中國政府6月5日的公告,死亡人數約為69000人,失蹤人數約為18000人。6月14日,日本7.2級地震和最大地震烈度6強的地震襲擊了巖手縣和宮城縣,緊急地震公報也首次投入使用,但有22人死亡和失蹤它成了一種情況。從這些造成巨大破壞的災害中,我再次感受到了自然破壞力的威脅。
日本過去經歷了許多自然災害,包括關東大地震 (1923年) 造成14萬人死亡和失蹤,伊勢灣臺風 (1959年) 達到5000人。特別是阪神-淡路大地震給戰後6000多人造成了最大的死亡,改變了日本人的防災意識,除了建築物的抗震,耐火性的加強,疏散路線的拓寬,各種舉措已經完成了。此外,由於中國四川大地震中小學倒塌導衹許多兒童死亡,日本也採取了積極行動,如提前進行中小學抗震檢測和抗震加固。
必須加強在人口密集地區發生的災害對策,例如據說肯定會發生的首都直下型地震。我們的社會依賴高度發達,方便和高效的文明,潛伏著脆弱性。特別是,應對社會變化的詳細措施,如出生率下降和人口老齡化以及鄰裡關係的稀釋,將是必不可少的。為了強化地區防災,必須通過提高防災意識和共享,重建相互幫助的關係。
在阪神-淡路大地震中,人們認識到提高該地區的防災意識是最重要的,因為大約80%的受影響的救援人員被家庭,熟人和鄰居等普通公民救出。防災措施的基本立場也發生了變化,並指出了優先考慮自助和互助而不依賴公共援助的原則。當被告知公共援助不可靠時,我擔心我是否沒事,但在最近的防災城鎮規劃中,不僅是政府和當地居民,還有私營企業和非營利組織等各個層面的人們相互合作並開始有效地利用該地區的力量。
其中一個先驅是2004年成立的“東京站周邊防災鄰居”。這不是個別經營者的防災對策,而是根據當地的意圖,應該研究和推進“作為城鎮”的對策,以東京站和有樂町站周邊地區的三個鎮議會為基礎,“它是一個建立和運營的社區組織。發生災害時,我們將運營防災無線電和互聯網,收集和發送安全和損壞情況等信息,開設支持地點,開展救援活動,分發最少的食物和飲用水,並負責誌願者的監督。此外,在正常情況下,我們廣泛開展各種活動,如防災和預防犯罪城鎮建設活動,防災訓練,啟蒙宣傳活動,以及作為商業區的努力。去年還獲得了內閣總理大臣表彰、總務大臣獎、消防總監獎。
在市中心發生大規模災害時,除了在職人員外,臨時居住者也會出現難以回家的人,作為對策,必須設置安全區作為接收場所。確保建築物公共部分作為災難發生時的應急,救援,聯係和疏散場所的努力正在擴大。
除了設計和功能外,建築設計師還必須考慮積極融入可用於日常生活中建築物用戶之間交流的空間,以及可在緊急情況下作為聯絡場所和疏散場所的空間。。
Profile
前株式會社三菱地所設計代表董事、副社長兼執行役員
巖井光男
巖井光雄
Update : 2008.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