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年12月,內閣府中央防災會議的作業部會公佈了首都正下方發生地震時的受災設想報告。人員傷害高達約23,000人,造成約95兆日元的巨大經濟損失。同時,工作組報告稱,通過加強建築物的抗震化和防止火災的措施,損害將減少到1/10。在內閣府同日,發表假設了首都直下型地震的政府的事業持續計劃(BCP)案,要求各省廳儲備1周左右的自家發電用燃料和食品、水。
此外,對日本100家主要公司進行的調查 (來自2013年12月16日的朝日新聞) 顯示,只有2/3的公司在主要基地完成了抗震處理,並通過審查BCP加強了災害對策,但重要建築措施的延遲是顯而易見的。不僅是抗震,自家發電用燃料的儲備3天以下的約半數,儲備1周以上的水的只有3家,極少。另一方面,制定BCP的公司高達90%左右,組織和培訓計劃等軟體措施正在取得進展,但硬體方面的延遲是顯而易見的。
BCP因每個公司和組織的需求而異,不能統一決定。至於對地震的反應,如果在受地震影響較小的地區建立替代基地,則不需要太多庫存,但在沒有替代基地的情況下,每個公司 (組織) 的業務連續性所需的空間,能源,水等的安全量是不同的。換句話說,即使具有相同功能的建築物,業務連續性的成就程度也會根據使用它的公司而變化。
在制定BCP時,許多公司計劃在發生災難時確保必要的人員和響應天數,基於實際的疏散演習和收集培訓。因此,我們決定要儲存的發電量,燃料,水量等。但是,如果有許多員工不能像預期的那樣回家,或者在接受難以回家的人的情況下,所需的儲備量會發生很大變化。我們還必須考慮位置的位置和交通狀況。在東日本大地震中,供應鏈中斷發生,導衹意外的業務停滯,因此我們必須考慮公司外部的影響。而且,不僅是首都正下方的地震,南海海槽巨大地震的應對也必須盡早進行。如果東海、東南海、南海聯動,其影響範圍和規模將大大超過東日本大地震,因此地震後的恢復取決於如何通過事前對策減少損失。為了迅速恢復經濟活動,毫無疑問,所有與業務連續性相關的準備工作都是必要的。
我所屬的公共利益公司空氣調節和衞生工程師協會正在推動災害時BCP驗證方法的標準化工作。它旨在組織其所有者和用戶對建築物的各種要求,以便每個人都可以從硬體方面判斷建築所需的BCP的性能。新建時,請組織設計條件,以免忽視並確認滿意度。對於現有建築物,我們的目標是從硬體方面評估BCP成就程度,澄清不足的部分,並成為制定翻新計劃的支持工具。
從關東到四國,在未來30年內發生地震烈度小於6的地震的概率非常高。從日本的地理特徵來看,既然不能消除地震,就不要被概率所左右,最重要的是平時就做好準備。隨著對BCP的認識不斷提高,除了傳統的防災響應外,我認為未來繼續重要業務的需求將進一步增加。參與建築的人的作用很大,為了使BCP有效,我們希望採取各種措施,以滿足公司和組織的各種需求。
Profile
前株式會社三菱地所設計高級常務執行董事
原田仁
原田一
Update : 2014.03.01